我们知道 Go 语言没有直接对用户暴露线程的概念,而是通过 goroutine 来控制并发。不过,在 Go 程序启动时,其背后的调度器往往是多线程运行的。在 Go 语言的 GMP 调度模型中,P 决定着同时运行的 goroutine 数,我们可以通过环境变量 GOMAXPROCS 或者运行时函数 runtime.GOMAXPROCS(n) 来设置 P 的数量。默认情况下 P 的数量等于机器中可用的 CPU 核心数,不过,这也带来了一个潜在的问题,在容器运行环境下,P 的数量可能远超容器限制的 CPU 数量,从而引发性能问题。本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Go 程序在不同运行环境中的表现,以及如何解决潜在问题。
阅读全文…
在 Go 语言的包设计中,函数和变量通过首字母大小写来严格区分导出(exported)与未导出(unexported)的可见性规则。这种机制是 Go 模块化设计的基石,但同时也为底层系统级开发带来了限制。//go:linkname 指令正是 Go 为突破这一限制预留的「后门」,它通过编译器的符号重定向能力,允许开发者直接链接任意包的未导出符号——无论是标准库的私有函数,还是第三方包的隐藏变量。
本文就来带大家一起体验下 //go:linkname 指令的魔力。
阅读全文…